关于选拔卓越学院2016级新生的通知
2016级新同学:
您好!为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创新型人才,2016年我校继续采取“选拔录取(笔试+面试)”的方式在全校新生范围内招收卓越学院新生,选拔理工类实验班、经管类实验班学生100名左右。根据我校《卓越学院新生选拔规则》,2016级选拔对象主要分为两类:
1.资格生:根据生源地新生高考成绩排名前5%的筛选标准,确定资格生名单。
2.特长生:没有进入资格生名单,但确有专长的新生,可以申请报名。
如果您符合上述条件,并有意加入卓越学院,请报名参加卓越学院选拔工作。选拔考试的具体事宜以卓越学院招生网站(http://zhuoyuezs.hdu.edu.cn)通知为准,咨询请加“杭电卓越学院16级新生”交流群(QQ:392461644)、致电0571—86873893或加卓越学院的官方订阅号“卓越青年” (微信号:zyweixin-20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
2016 年 7 月10 日
附件1
为什么选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
卓越学院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实施优秀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而建的荣誉学院。学院前身是创办于2005年的理科实验班和文科实验班,2012年单独成立学院,分理工和经管两个大类,目前共有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共414名学生。
1、“重基础,强实训”精英培养
学院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复合型培养”和“精英化培养”的改革试验区,坚持以“资源倾斜、素质提升、能力强化、知识拓展、荣誉吸引、优胜劣汰”为导向,建立“以生为本、引导为先;转变观念、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强化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采用“1.5基础培养+2.5专业训练”的多学科专业复合交叉的优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阶段(一年半)集中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第二阶段(二年半)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在全校相应专业中任选专业接受专业训练。
2、最强大的师资资源
学院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和高水平师资,组建来自全校15个学院的最优秀师资团队。学院现有任课教师78人,其中教授17人(博导2人),副教授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任课教师近85%,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占78%。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导师团队,聘用专业导师71人、学业导师4人、班主任7人、学科竞赛导师3人, 96.6%以上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其中正高职称25人,涉及工、理、经、管、法、艺、文等学科门类的数十个专业。
3、自主选择专业成就职业梦想
学院实行四年一贯制学籍管理,理、工、经、文等多学科交融培养与熏陶,依托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背景和悠久的经管学科办学历史,汇聚全校15个学院57个专业供学生选择。学生按规定享受在全校所有学科门类范围内的专业自主选择权,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可参与学校组织的“转专业”及学院组织的动态选拔;第二学期末,根据专业兴趣与特长选择进行专业预选;第三学期,正式确定各自的理想专业(艺术类和定向合作办学专业除外)。
4、导师制个性化指导
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第三个学期开始按“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学生在专业导师(组)指导下按要求单独制定个性化专业培养方案,在专业学院共同监管下完成个性化专业培养过程和科研训练计划,其学籍管理在卓越学院。学院依照导师个性化指导方案,广泛采用研讨性、探究性等小班化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基础知识、实践创新、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国际化交流,强化数理、外语、人文、哲学和工程创意训练,为优秀学生的充分发挥个性、发掘潜能提供朝气蓬勃、张弛有度的发展空间,为培养战略性管理人才、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高科技创业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5、最优秀的学习伙伴
学院学风一流,实行选拔制和滚动制,每年从浙江省直招优秀学生,其平均分数高于浙江省高考重点线至少40分以上;从新生中二次选拔的其他优秀学生,80%来自于全校各省生源学生的前3%,新生奖学金比例每年占全校90%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评定比例是普通学院专业班级的2.5倍。学院学生在使用外籍教师、优质课程资源、图书资料和实验室资源等方面享受本校研究生待遇;优先推荐报考本校研究生;学院学生毕业时被授予学校颁发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荣誉生”证书。2016年我院40%的毕业生考取中科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水平院校。
6、最广阔的学科竞赛平台
学院12级、13级、14级学生目前已完成专业分流,17个专业的融合促成了学科竞赛在学院蔚然成风。目前,学院已构建“低门槛、全参与、多层次”的学科竞赛平台,建立大、中、小多层次化的竞赛团队,形成了一张囊括学校大部分学科和专业的竞赛网。建有电子设计、智能汽车、ACM、数学建模、机械设计、工业设计、多媒体设计、物理实验、软件服务外包、统计调查、会计信息化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新苗计划、创意训练等各类科研实践项目组,开设学科竞赛及实践素质训练等内容的“科研探究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学院成立以来,85%的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其中135名学生在亚洲区域ACM竞赛、美国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等18个省级以上重点科研竞赛和项目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7、最多的国内外访学交流途径
学院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注重学院的国内外交流,每年推荐优秀学生国(境)内外访学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训练营,赴省内、外高校荣誉学院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仅2015年,学院参加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法国巴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外、境外学习交流24人,其中5名学生成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的赴英国、德国、西班牙学习交流项目。
8、卓越青年联盟助力成长
学院成立以卓越青年联盟为主的学生自助式管理机构,鼓励学生成立自己的学生社团组织,该组织集学院国际交流协会、科技实践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党员管理委员会、自律会等5个学院学生社团于一体,建立各环联动、多点辐射、立体交叉学生组织工作模式。学院卓越青年联盟是学生提升创新愿望与创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与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广泛组织学生赴省内外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模式调研、组织“聆听名师”卓越讲座与课外讲坛、开展覆盖全院学生的暑期“Speakout”英语课外训练营和国际语伴中国文化体验项目、本科生seminar、周日晚活动和学生PPT研讨会平台等交流实践活动。另外,学院设立家长委员会和家访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