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润】学海无涯,行者无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12浏览次数:594

个人简介:方润,男,中共预备党员。2012年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理科类实验班。在校三年每学期均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每学年均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本科期间,E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电子科技类国家重点期刊国家级科技类优秀期刊投稿发表论文共;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一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省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两项、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一项2014年度校“十佳大学生”;2014年度校“十佳科技之星”;2014年度学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先后获得“富达集团爱心公益基金”、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次“助学助困”基金资助。三年致力于卓越学院创新实践室建设,担任创新实践室“CEO”并带领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学海无涯,行者无疆

时光荏苒,光阴似水。在卓越学院的三年,与梦想为伴,与学习为友,让我觉得分外充实。时间悄然而逝,付出的努力,证明了这些时间没有被荒废。从懵懵懂懂的大一,到踌躇满志的大三,感谢卓越学院成为了我成长的港湾,感谢师长同学们传授我知识,引导我做人,支持我成长。

学业精于勤奋  脚踏实地

我来自安徽安庆的一个偏僻的农村,家庭并不富裕,申请了贫困补助,得到了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怀。每每想到这,我都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我希望自己能变得更有力量。在选拔考试后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卓越学院,站在众人瞩目的平台上,学校领导、老师、同学都更加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在鲜花与掌声中,我深知我需要更加努力,发展成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学院老师引发的思考与辩论中,我只觉得眼界宽广了,仿佛所有事物都在我眼前展开,一览无余,让我跳出原先单一视角的桎梏,开始从多方面看问题。

在卓越学院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1.5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压力巨大。要想在卓越学院保持优势必须有所行动,课程之余的三分之二时间穿梭在自习室和图书馆,阅读、交流,倾听奇妙的故事,感受精致的人性。大类课程的学习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我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我更加自信坚定地向前摸索。

点点滴滴的积累铸成了现在的我,入学之初就获得新生奖学金一等奖,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三年来,平均学分绩点4.3,每学期均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每学年均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均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学海无涯,道阻且长,而我信仰的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自己,是对自己和别人最大的贡献。

怀感恩之心 给心给力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我们生活在群体中,从群体中汲取养分,也应该为群体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卓越学院的日子里,老师常告诫我们,要做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大学三年里,我也一直以“感恩,奉献”自勉。

在卓越学院首创C++学习小组,提倡“学习+合作+突破”的学习方式,我很乐意为同学们解答学习上的难题,将我觉得好的学习方法同他人分享。在学院领导的倡导下,学习小组的氛围非常浓厚。

同时我主动担任卓越学院创新实践室负责人,积极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展开电子设计的培训,极力营造“乐于分享,勤于合作,敢于创新,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实验室氛围。每一次活动我都全程参与进去,用心去完成这一件我认为在大学里最有意义的事情。除了正常上课时间,我将课余时间的90%投入到实验室中来,正常的休假时间全都花在了实验室,申购器材、开展系列讲座,我曾以开关电源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电源类专题讲座,让每位实验室同学深入了解电源的核心。实验室长期展开电路、系统、软件测试、算法等一系列课程培训,每期的培训我都会全程跟进,我也从中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

同时组织实验室同学参加学校各类立项与学科竞赛,《非接触式移动电源供电系统》获得2015年度浙江省新苗人才项目立项,电子设计竞赛每年成绩位居全校前列。为了保护团队的合法权利,申请发明专利一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我担任第一申请人兼第一发明人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不断地整清自己的思路,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尽力付出了,是否真的可以为同学带来实质性收获。这也让我自己的思辨的能力得以大幅提高,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采众家之长  锐意进取 

    大学,在我看来,不光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梦想与挑战的平台。但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是需要我们努力争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下求索的漫漫征途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勉励。我与出色的队友组队,参加了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两个月的集训中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早出晚归,每天晚上回想到的新收获都是装不下的,最终获得E题组电能无线传输省一等奖的荣誉。比赛之余我积极参加学校各类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电动车自动撑脚装置设计》和《基于图像识别的文字快速录入系统》两项项目获得立项并顺利结题。

梦想是个持久的驱动力,让我不会因为眼前的成功而停滞不前。取得这些成果后,我又积极投身论文的写作中,以第三作者在EI期刊投稿论文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基于E类功放的非接触式移动电源供电系统》,以第二作者身份在电子科技类国家重点期刊《电子世界》上发表论文《基于E类功放的电能无线传输装置设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科技类优秀期刊《电子制作》上发表论文《基于图像识别的文字快速录入系统》。

在开展个人科研工作的同时,带领同学一起参与各项外包项目。在多次承接外包项目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心得与经验的交流让我们事半功倍,对于团队的充分信任和亲密无间的团队合作,是我战胜困难的基石,而朋友们的努力,更是让我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成功,而是感动。

很自豪我能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可是在这个温暖的团队中,我却觉得自己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愿我们这样的团队——这盏照耀着我大学生活的明灯,能够一直照耀我的一生。

新闻来源:卓越学院招生网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