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始于1980年设置的“电子计算机专业”和1984年设置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当时全国开办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74个学校之一。国家教育部2002年增设软件工程专业, 2003年批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置“软件工程专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专业、浙江省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专业、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计算机科学基本知识和数学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科学素养、软件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软件高级人才。主要课程:计算科学导引、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框架、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等。毕业生就业去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软件的研究、开发与项目管理;国家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工作。专家谈专业:软件工程涉及软件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代表未来社会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一门集计算机、数学、管理学、工程学等领域知识的综合性专业,具有很强实践性和行业性。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实践动手、工程管理、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导师名单:丁宏 林菲 僧德文 任一支 邱洪君 张雪峰 陈溪源 陈滨
详细介绍:
丁宏,男,1963年7月出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院长。主持了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城市公交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应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数据融合的网络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自适应入侵检测模型研究”和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通用数据加密算法”、“用户身份鉴别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研究”、“密码新技术研究--公开密钥密码与传统密码相结合的研究”、“大规格安全密码组件新理论和快速安全公钥机制新技术及应用”、“新型公钥密码算法和实现技术”等省部基金和预研项目,在各类公开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编著出版教材多部。
林 菲,女,1977年11月出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智能信息系统。主持和参与项目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厅局级以上的课题8项,横向课题3项;出版教材5部,其中省重点教材1部;发表论文12篇;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
僧德文,男,1977年2月出生,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浙江航天长峰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院长助理、软件架构师。研究方向为:移动互联网(android & ios)、数据挖掘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智能交通系统(ITS)等。主讲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需求分析方法等。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厅级项目10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22篇,ISTP收录6篇;出版著作1部,教材1部。2006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和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获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二等奖。2005年入选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对象、2008年入选浙江省水利厅“325拔尖人才工程”、2009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013年入选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8)、浙江省“省级教坛新秀”(2009)、浙江省“全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2009年);主持建设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1门。
任一支,1981年9月出生,博士,讲师。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会员,杭州市计算机学会会员,YOCSEF杭州学术秘书(2013-)。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安全、社会计算、演化博弈。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含子课题1项),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浙江省科协“育才工程”项目1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及高等教育项目各1项。已完成日本与印度政府联合研究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大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1项等。在国际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含待收录),EI收录26篇,获得CSS2009学生论文奖以及AINA2011最佳学生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