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专业、导师介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29浏览次数:1549

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根据国家及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并结合产业特点,为产业界、政府、研究机构等各领域培养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图形图像处理、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智能计算、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等方向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专业要求:本专业是一个软件和硬件结合、面向应用的宽口径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可根据个人职业目标的不同,选择掌握相关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管理技术;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攻防对抗、认证、数据加解密等理论和技术;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感知计算技术;掌握传感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就业方向:面向全国IT企业、IT服务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维护、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工作;面向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等工作;面向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从事系统工程设计、智能设备开发、物联网的组网、应用、管理等工作;面向信息产业、电子商务企业及信息管理部门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发、管理等工作;对于优秀的人才,通过国内外院校联合培养机制进行联合培养。主要课程:本专业设置了一个公共平台课程体系,系统学习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多个专业方向课程群,包括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信息服务与管理、物联网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及职业目标,选择相应课程群进行专业学习。

2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掌握网络工程的应用技术和实现方法,能运用所学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与技术问题的高级网络应用技术专门人才。专业要求:本专业是一个软硬结合、面向工程和应用的计算机类专业。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掌握网络设计、规划、组网、编程和管理的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开发、应用的方法。就业方向: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组网、应用和管理,以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主要课程:计算科学导引、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管理、TCP/IP协议分析、IPv6技术、网络编程、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仿真和模拟课程设计。

3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2011年1128日,国家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物联网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需求。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物联网的政策号召,面向物联网相关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就业前景,计算机学院计划开展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招生。物联网工程专业融合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电子芯片与器件、物流与管理等技术,主要分三个方向:物联网硬件设备体系结构、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管理与服务。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涵盖浙江乃至全国物联网新兴产业从事物联网设备的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与管理工作;传统企业、事业、技术与行政管理部门单位从事物联网组网、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物联网工程与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培养模式:物联网工程专业将采取实验班模式进行高规格学生培养,重视实践教育,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在完成基础课程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方面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辟专门的实验室供学生进行物联网组网实践、物联网硬件设备调试、物联网软件系统开发等基于实验室工程型项目基础上的专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迅速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依托基地:物联网工程专业所依托的计算机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充足;学院还拥有浙江省传感器网络重点创新团队,在物联网及其相关领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所培养的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项目实践和专业实习机会。同时,与企业联系紧密,拥有很多合作课题,是学生进行实习和就业的良好平台。



导师名单:戴国骏  赵辽英  高志刚  徐明  刘鹏  孔万增  张怀相  蒋从锋  徐建  徐向华  姜明    徐岗   郑秋华  司华友  申兴发   仇建   张建辉  樊谨

详细介绍:


     戴国骏,男,19656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传感网与CPS、复杂网络与社会、数据模式挖掘。应用方向:实时智能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成员,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973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软科学1项。

  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1项,浙江省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杭州市重大项目4项,横向科研10余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科研项目产业化产生经济效益亿元以上。在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专著1部。主持的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赵辽英,女,19701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遥感图像处理、计算机应用。

    近年来主持了富兴电力MIS系统等几项横向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核函数的复杂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完成了国家基金项目“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非线性滤波原理与技术研究”和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吸附催化技术的室内VOCS清除设备的研制”,现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从事一项863项目和一项重点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10余篇。

                                                                           

    徐 明,男,19709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信息安全。2007年度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片与受损数据文件雕复理论与技术研究”、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与优先主题项目“基于内容的网络安全监察与预报服务”,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磁盘数据内容的文件雕复技术研究”和“基于P2P的恶意攻击和网络异常行为检测防御技术研究”,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计算机取证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参与总装备部军事通信技术预先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

    在《Digital Investigation》、《软件学报》等国内外公开刊物与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论文“基于系统调用分类的异常检测”2005年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徐建,男,19752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分布式应用系统、嵌入式系统技术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

    在《电子学报》、《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等国内外公开刊物与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5篇,项目“SOA架构纳税服务平台”2010年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徐向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10月出生,1985.7毕业于杭州电子工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6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省数据存储传输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云计算技术研究中心(cloud.hdu.edu.cn)副主任,杭电—韦恩州立大学云服务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物联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理事会理事,杭州市物联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传感网络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发。主持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和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以及横向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211工程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10多项。

    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Compu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ManagementSENSORSIEEE System Journal、软件学报等高水平SCI/EI期刊,以及IWQoSCCGRIDMASSIISWCEuroMicroPDP等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2012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orkload Characterization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姜明,男,19747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QoS、网络虚拟化、可重构柔性网络、内容中心网络及网络多媒体技术。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专项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各1项,并以主要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了973863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5篇、EI检索20余篇。


新闻来源:卓越学院招生网作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