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同】因卓越而卓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13浏览次数:430

【苏文同】因卓越而卓越

个人简介:

      苏文同,男,1993年生,卓越学院2013级理工班学生,班级组织委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期间主要做开关电源。曾担任卓越科协实验室管理者。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二等、三等奖学金,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竞赛中均获得二等奖,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参与BMS电池主动均衡、加热杯等导师项目。目前已考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硕博连读)


因卓越而卓越

高考的魅力不在于如愿以偿,而在于阴差阳错。2013年的夏天,我以高出杭电录取线60分的成绩阴差阳错地来到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并成功进入一志愿所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起初知道录取结果时还很不服气,因为自己明明可以考取一个不错的211院校,最后却来到了杭电。当然,也正是这种不服气,更加坚定我想要进入卓越学院学习的想法。最终经过努力,我成功通过选拔,进入卓越!

刚进卓越,我的大学生活并不是那么顺利,确切的说是各种不顺利。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学生会选拔时首轮被刷。由于大学的作息时间和高中不太一样,每天下午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是生活在困倦中的,学习工作效率极低,这也导致第一学期的绩点很低。经过一个寒假的反思,发现自己大学第一个学期仿佛是一无所获,没有什么能让自己觉的自豪的东西,非要说一样的话,只有成功考取卓越学院了。进入第二学期,我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生活开始走向正轨,生物钟慢慢调整过来,上课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此时的我才感觉到大学生活原来是这么美好,在卓越原来可以这么充实!

时间进入大二,我决定参加“蓄谋”已久的电子设计竞赛并进入实验室学习。刚进杭电,就听到各种关于电子设计竞赛以及智能车的传说,对此也憧憬很久。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卓越学院给予的帮助,在卓越,一届学生只有大约100人,所以每一个真正想学习的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资源,这是其他学院无法匹敌的。在实验室里,我们基本不用自己花钱,所有的元器件都可以报销,刚开始实验室缺少仪器,院长还特地帮忙向学校借了几套仪器,13年才成立的实验室,到了14年仪器设备就已经非常多了,到了15年,实验室更新的设备更是在学校首屈一指,甚至完全超越已经发展十多年的实验室。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在实验室度过的一年应该是我大学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年,我和另外两个队友,经常在实验室里通宵,白天需要上课,晚上就在实验室学习,有时候任务太多,或者想要再多学一些的时候,我们就在实验室通宵学习,做板、调代码、写论文,经常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然后回寝室洗漱一下继续上课。就这样,我们坚持了一年,虽然最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有这么一个过程,我们这个队伍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到了大三上半学期,我开始和导师一起做项目,做过成品的项目有加热杯和电池主动均衡。大二期间做的东西都是一些不计成本、没有经过包装的项目,根本无法在市场上销售,到了大三,我们做的项目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考虑指标就可以了,我们还需要考虑成本、外观、性价比、生产难易程度、应用前景等一系列问题。有了这些考虑,我们所做产品的指标就不在像以前那么完美了,这可能就是实验室和市场的区别吧!

大三下学期,在家人的“威逼利诱”下我开始准备考研。考研是一个持久战需要很强的毅力和自控力。当然,虽说是持久战,但是如果战线拉的太长,也不行,一般成功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复习时间大概都是在10个月以内的,有些大二就开始复习的人考上的真不多。我是大三下学期开始复习。当时还是冬天,在没有外界力量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早晨7点钟起床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记得很清楚,每天早晨能够按时到自习室的只有我和另一个大四学长,那个大四学长是在为考研复试做准备,复试结束以后也就不去了。就这样,一直到快放暑假,每天早晨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在自习室。虽然中间也会有起不来的情况,但是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做的很好的。中间也经历过迷茫,甚至是想要放弃,觉的自己考不上了。在父母、同学、朋友的安慰下,我依然继续坚持着。终于,我成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硕博连读,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也让我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有喜有悲,有过努力,有过奋斗,也有过松懈,在杭州的四年,是卓越培养了我,让我因卓越而卓越!






新闻来源:卓越学院招生网作者:摄影: